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美文美图  > 正文

“善”之故乡

作者: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5-04-09 09:25

单卷,又名善卷,相传为远古后期游牧于四泽六水之地的东夷族中影响较大的政治领袖、氏族首领。因善道术,有德行,被时人尊称为单父,此为单县的来历。

唐尧虞舜治理天下的五帝时期,今单县一带物产丰富、人口繁茂。单卷和他的部落在这里渔猎、采集、耕作、生息繁衍。他很有才德,受人拥戴,极受尧、舜的尊崇,舜曾拜他为师。唐尧坐天下,听说单卷得了道,就经常到单县来向他问政,每次来拜访单卷,都毕恭毕敬,“北面而事之”,谦虚讨教。后来,尧把天下让给了虞舜,舜执掌天下后,又拜其为师,常去拜访他,并诚心地要把天下让给他。单卷说:“余立于天地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宇宙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他满足于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忙可以活动筋骨,闲则修身养性,冬暖夏凉,丰衣足食,逍遥自得的生活,谢绝坐天下。舜再三逊让,单卷极力推辞,固辞后隐入南方深山,莫知其处。

我在网上搜索,全国不下五处都有善卷洞的说法,他隐居的地方绝对不止一处,已是铁定的事实,也更让我坚定了他为了不就高位而选择了逃避,可谓用心良苦。

至于宋真宗赐给他的“遁世高蹈先生”看似调侃的雅号,却能反映出单卷当时真正的内心世界和他至高的追求。

单卷亦善卷,在古单通善,列举着各种典籍记录的他的善言善行,我得出一个结论,善之故乡在单县,也就不足为奇、顺理成章了。

其实,单卷就是我国善文化的开拓者和奠基者,鼻祖是也。

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积德行善者、就是单卷先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因为世间哪有大善,一至大善离大恶就不远了。真正的善者,就是用沙子般的小善甚至看不见的善行而积累成塔的。单父一代醇厚民风、多行善之人,多积德之举,皆为单父的胎记,抹不去而渗透骨髓的。

这样看来,单县人多善行善举,与老祖宗的教诲和影响是分不开的。

至于后来老子的“上善若水”之说,是不是因了单父、是不是在古孟渚的水域悟出的,在我看来虽然很玄乎,但我们从先人手中接过的这方水土,却从来就没凉过,也确实有不少柔情似水因子。单县善文化的源远流长,也就不足为奇。

善是德的具体体现,不善乃无德。一个民族、一方水土一方人,欲以德存,乃行小善,没有一步臻于大德的。古人关于性本善、性本恶的论述,其实并不矛盾,善恶之间,也就一步之遥。其实小善,通俗化了说,就是多做点好事。没有哪一个社会,哪一个时代,不倡导多做好事的。多善言,行善事,最容易做,也最难做。只要心中存善念,行动有指南就好了。

“善”之故乡在单县,不是一个乌有传说,更不是空穴来风。弘扬善文化,做好善文章,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我们这些“善卷”的后人们,要抓住先人的衣襟,跟随“善”之脚步,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就算善莫大焉了。

秦闪云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